分類: 研討會資訊 Conferences

【中原大學應華系】2024年第十三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 時間:2024年5月24日(五) 8:00-18:35 專家學者組發表場次
  •           2024年5月25日(六) 8:00-17:30 研究生組發表場次
  • 地點:320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 全人村北棟4樓國際會議廳
  •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jdCr6cSMd3NaKRzG8

【2024政大華文研究生論壇】《語言理論與華語文教學》徵稿啟事

一、會議資訊
(一) 會議時間:2024 年 10 月 18 日(五)
(二) 會議地點: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百年樓
(三)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
協辦單位: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

二、徵稿對象:國內各大學語言及華語文教學相關領域之碩、博士生

三、會議研討主題:
(一) 語言學研究:語音、詞彙、語法、語意、語用、篇章分析
(二) 教學與教材教法:數位媒體教學、教材教法、課堂活動設計
(三) 語言習得:二語習得、外語習得、華裔語言習得
(四) 社會文化:跨文化溝通、多元族群語言研究
(五) 相關議題:新移民語言教育、測驗評量、跨領域協作、專業華語

四、投稿須知:
(一) 論文以中英文撰寫皆可。
(二) 論文格式如附件一,論文須包含題目、摘要、研究內容(研究目的與假設、研究方法及初步研究結果等)及關鍵詞 3 至 5 個。
(三) 請以 Times New Roman 或新細明體 12 點單行間距繕打,上下左右各留 2.54公分邊界。
(四) 每篇論文採匿名審查方式,請務必刪除任何可能透露作者訊息的內容,如姓名及所屬機構。
(五) 論文共同作者僅限碩、博士生。
(六) 請於論文截止日 2024 年 8 月 16 日(五)將全文與投稿報名資料表(附件二),以電子檔方式寄至 nccutcslconference@gmail.com,郵件主旨標為「姓名_2024 研究生論壇投稿」。全文須同時附上 Word 檔及 PDF 檔兩種檔案,特殊文字需另附論文所需之字形或圖檔。
(七) 論文寄送後,一星期內如未收到收件確認通知,敬請主動聯繫詢問確認。
(八) 本論文於會後將出版經審查之會後論文集。

五、聯絡資訊
Email: nccutcslconference@gmail.com

六、重要日期:
(一) 全文投稿截止時間:2024 年 8 月 16 日(五)。
(二) 全文結果公佈時間:2024 年 9 月 13 日(五)。
(三) 會 議 舉 辦 日 期 :2024 年 10 月 18 日(五)。

會議網站:https://tcsl.nccu.edu.tw/PageDoc/Detail?fid=4039&id=27666

【東海大學】2024臺越泰華語文教育研討會_徵稿啟事

一、會議名稱:2024 臺越泰華語文教育研討會暨工作坊
二、主辦單位:東海大學華語文教學國際碩士學位學程、東海大學國際暨兩岸合作處
協辦單位:越南河內國家大學下屬外國語大學 中國語言文化系與語言系
補助單位:東海大學文學院
指導單位:中華民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中華民國教育部
三、會議時間:2024 年 7 月 19 (Fri)至 20 (Sst)
四、辦理方式:實體及線上混成模式
五、會議主旨:
東海大學華語文教學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將於 2024 年 7 月 19 (Fri)至 20(Sat)舉辦「2024 臺越泰華語文教育研討會」,本次主題為「臺越泰暨東南亞各國華語教育及華僑華語教育」,敬邀臺灣、越南、泰國及東南亞各國華語文教學工作者參與,分享華語教學的研究及技能,提升教學實踐,期望能建立起跨國合作機制、促進跨國研究及產業發展的可能性。會議形式採取實體及線上混成模式舉辦,會議地點將於東海大學文學院舉行,議程包含專題演講及論文研究發表,竭誠歡迎臺灣、越南、泰國及東南亞各國各界華語文教學專家、教師、研究生及各界同好共襄盛舉。

六、投稿議題:

  1. 華語文線上教學與多媒體應用
  2. 越泰海外僑教與海外華語文教學
  3. 華語文教材教法與編寫
  4. 華語文教學實踐研究
  5. 其他及跨領域研究(新世代詞彙及語句之研究、華語觀光教材與導覽人員培訓、中華文化圈語文與文化差異、華語語料庫或人工智慧與華語教學等)

七、徵稿說明:

  1. 收件時間:即日起至 2024 年 4 月 21 日(Sun)止,請將投稿資料彙整後上傳至 https://forms.gle/Dpj2jU4Vn7bGav416,檔名請命名為「ICTVT2024_作者姓名投稿」。
  2. 投稿內容應含「摘要」及「作者簡歷」,格式請以 word 與 PDF 檔上傳。
    (1) 摘要:請用中文撰寫,1000 字以內,應包含篇名、關鍵字 3-5 個。
    (2) 作者簡歷:請見附件一(若有兩位以上作者一起投稿,則統一填寫一份表單)。
  1. 檔案繳交後的五個工作天內將回信告知是否有收到您的投稿,若無收到回
    覆請務必與我們聯繫確認。

八、研討會之重要日期:

  1. 摘要截稿日期:2024 年 4 月 21 日(Sun)
  2. 摘要審查結果通知日期:2024 年 5 月 19 日(Sun)前,以電子郵件個別通知。
  3. 報名期程:即日起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Sun)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FN8DaCc7A98SAtvR6

九、會議提醒:

  1. 每位講者的報告時間為 25 分鐘,含問答時間。
  2. 大會語言為華語。


    東海大學華語文教學國際碩士學位學程
    聯絡人:籌備委員會 王博玄助理
    Email:ictvt.thu@gmail.com
    會議網站:https://ictvtthu.wixsite.com/website

【文藻應用華語文系】2024第十五屆古典與現代國際學術研討會延長徵稿

1.研討會主題:華語文教學研究、華語文應用研究、語言與跨文化溝通研究

2.研討會日期:113年6月1日(六)

3.論文摘要投稿截止:113年1月31日(三) 投稿信箱: gudianyuxiandai@gmail.com

4.論文摘要錄取通知:113年2月26日(一)

5.論文全文截稿日:113年5月1日(三)

6.研討會報名截止:113年5月20日(一)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2EkN4r

7.徵稿啟事公告: https://c026.wzu.edu.tw/article/511304

8. 論文全文格式:請依《應華學報》格式撰寫: http://c026.wzu.edu.tw/category/139302/

歡迎踴躍投稿,如有任何問題歡迎來電詢問(07)342-6031#5104。

【中原大學應華系】第二號徵稿通知_2024年第十三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形式

  • 專題演講
  • 論文發表
  • 教學工作坊
  • 壁報發表
  • 學術沙龍

會議議題

  • 華語文教學與習得研究

        華語文創新教法、習得研究、教學品質管理機制、華語文測驗與評量、專業華語

  • 華語文教育研究

        華語文政策、行政研究、華語文師資培訓與評鑑、師資認證與推廣

  • 華語文數位應用與教材研究

        華語文數位化教學、教材發展、數位遊戲研發、教材發展

  • 華語文本體研究

        華語語音、詞彙、語法、語義、語用、篇章、言談分析、古代漢語研究、漢字研究

  • 華語文產業研究

        華語文海外駐點、教材、師資、課程等輸送計畫

  • 僑民教育

        僑民教育政策、師資培育、教材編撰、僑校經營、各國華文學校現狀、僑民教育回顧與展望

  • 其他相關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議題

重要時程​

  • 論文摘要投稿截止:2024年1月7日(日)
  • 論文摘要錄取通知:2024年1月17日(三)
  • 論文全文截稿:2024年4月7日(日)
  • 會議議程公布:2024年5月10日(五)
  • 會議舉辦日期:2024年5月24日(五) (專家學者組發表)​、5月25日(六) (研究生組發表)

會議網站https://tcsl6904.wixsite.com/2024conference

【文藻應用華語文系】2024第十五屆古典與現代國際學術研討會

1.研討會主題:華語文教學研究、華語文應用研究、語言與跨文化溝通研究

2.研討會日期:113年6月1日(六)   

3.論文摘要投稿截止:113年1月15日(一)  投稿信箱: gudianyuxiandai@gmail.com

4.論文摘要錄取通知:113年2月26日(一)

5.論文全文截稿日:113年5月1日(三)

6.研討會報名截止:113年5月20日(一)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2EkN4r

7.徵稿啟事公告: https://c026.wzu.edu.tw/article/511304

【中原大學應華系】徵稿啟事_2024年第十三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形式
。專題演講
。論文發表
。教學工作坊
。壁報發表
。學術沙龍

▍會議議題
。華語文教學與習得研究
華語文創新教法、習得研究、教學品質管理機制、華語文測驗與評量、專業華語。華語文教育研究 華語文政策、行政研究、華語文師資培訓與評鑑、師資認證與推廣
。華語文數位應用與教材研究
華語文數位化教學、教材發展、數位遊戲研發、教材發展
。華語文本體研究
華語語音、詞彙、語法、語義、語用、篇章、言談分析、古代漢語研究、漢字研究
。華語文產業研究
華語文海外駐點、教材、師資、課程等輸送計畫
。僑民教育
僑民教育政策、師資培育、教材編撰、僑校經營、各國華文學校現狀、僑民教育回顧與展望
。其他相關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議題

▍重要時程
。論文摘要投稿截止:2023年12月3日(日)
。論文摘要錄取通知:2024年1月17日(三)
。論文全文截稿:2024年4月7日(日)
。會議議程公布:2024年5月10日(五)
。會議舉辦日期:2024年5月24日(五) (專家學者組發表) 、
5月25日(六) (研究生組發表)

▍會議網站https://tcsl6904.wixsite.com/2024conference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10月16日講論會

講 者:陳思瑋 (助研究員)
主 題:Atayal biased polar questions and semantic variation
主持人:廖偉聞 (副研究員)
時 間:112年10月16日 (星期一)上午10-12點
地 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5樓語言學研究所519會議室
網 頁:https://www.ling.sinica.edu.tw/main/zh-tw?/sign/1016

摘 要:Polar questions (PQs) in languages often carry a bias associated with the speaker’s mental attitude, a nuance not fully captured by the ¬truth-conditional semantics for PQs. The inquiry into how this bias arises, the mechanisms at work, and the level at which it operates has long been a subject of discussion (e.g., Bolinger 1978; Ladd 1981; Gunlogson 2003; Romero & Han 2004; among others). In pursuit of these similar empirical inquir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emantics of two sentence-final particles, rwa and pi, employed in forming biased PQs in Atayal, specifically in the Squliq dialect. The findings enable the proposal for points of semantic variation through comparisons with biased PQs in other languages.By manipulating two types of evidence, one based on speaker belief and the other on contextual evidence (Büring & Gunlogson 2000; van Rooy & Šafárová 2003; Northrup 2014), the results show that biased PQs in Atayal using these two particles vary along two primary dimensions: (i) whether they are speaker-oriented vs. addressee-oriented in grounding, that is, affecting whether the speaker asks to confirm the truth of the prejacent p or whether the addressee agrees that p is in Common Ground (Wiltschko 2021), and (ii) the speaker’s positive vs.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truth of p. I propose that rwa functions as a higher-level question speech act applied exclusively to declaratives, while pi encodes non-at-issue content, indicating that p should not be included in the Common Ground (Frana & Rawlins 2019, originally a FALSUM operator in Repp 2013).A 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 suggests that higher-level PQs tend to be positively biased with minimal variation in their complement selection. In contrast, speaker-oriented biased PQs exhibit distinctions along at least four parameters: (i) whether the bias relates to at-issueness; (ii) whether the bias remains consistently anchored in the speaker across speech acts (i.e., perspective shift); (iii) whether the interrogative form is affirmative or negative (i.e., polarity); (iv) whether the polarity of the interrogative form aligns with or opposes the speaker’s bias (i.e., bias reversal). The first two parameters appear to vary together, while for the latter, all possible combinations are attested, with the Atayal pi representing an unreported subtype.

***************************************************************
主 辦 單 位: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歡迎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