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8 年 4 月 25 日

壹、成立緣起

臺灣的「華語文教學」(對外漢語教學),自1950年代中期開始即有大學與民間機構設置了華語中心,例如:由天主教會於1955年設立的新竹傳教士華語中心,臺灣師範大學於1956年設立了「國語教學中心」,民間的「中華語文研習所」也是在同年設立,之後的五十年間先後有三十餘所大學成立了華語中心,大致緩慢平穩發展。到了1995年臺灣師大成立了臺灣第一個研究生學歷教育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該所於2003年設博士班),象徵著華語教學在臺灣開始被視為學術性的專業領域,目前也已有近二十所大學設置了華語教學研究所及華語相關科系。隨著本世紀初的全球中文熱,當各大學面對更多的外國學生,即面臨著教師、教材與教法的多元化需求之際,咸認為有必要整合群體力量朝專業性的發展,因此一個以學術與專業為主的學會也就應運而生。

2001年,由臺灣師大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與國語教學中心共同召集了當時各大學之華語專家學者討論成立學會事宜,學會發起時立刻獲得各大學的支持與贊助,經過半年的籌備,即於2002年元月正式成立了「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Association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一般簡稱為「台華會」(ATCSL),乃合法登記註冊之學術團體。發起人除了上百位華語教師外,還包括當時全臺所有公私立華語教學機構,如: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政治大學、成功大學、文化大學、中山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佛光大學、靜宜大學、逢甲大學、中央大學等,以及國語日報與中華語文研習所等民間華語教學機構。

學會採個人會員與團體會員制,至2018年已有1256位個人會員,絕大多數是各大學的教授及華語教師,少部份是民間機構及企業人士,而團體會員也有57個,包括近乎全臺灣各大學的華語系所及華語中心,也包括數個民間機構,是臺灣最具代表性,也是規模最大的華語教學專業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