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學會出版品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期刊2021年第1期(總第22期)徵稿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Taiwan Journal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為學術研究型期刊,由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發行。本刊歡迎語言教學、語言習得、語言本體研究、語言應用研究等相關內容的中、英文稿件。

在學界諸多學者努力促成下,本刊於2010年發行創刊號,每年於六月與十二月發行。本刊新任總編輯為謝佳玲教授,編輯委員由世界各地的學者專家組成,其中三分之一為國際委員,海外稿件佔半數,是華語教學領域中極具國際視野的期刊。

本刊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肯定,2012年至2015年收錄為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2016年至2019年收錄為臺灣人文學期刊(THCI)。感謝各方華語先進對本刊的支持與愛護,本刊將持續深耕全球華語教學的研究,歡迎海內外學者與專家踴躍賜稿。

投稿須知:

  1. 以電子郵件方式投稿至本刊信箱:tjcsl@ntnu.edu.tw ,來信請註明:投稿《臺灣華語教學研究》。
  2. 本刊採雙向匿名審稿制度,接受中英文稿件,稿件須未曾投稿至其他刊物或在其他地方出版。
  3. 論文內文不得出現任何可辨識作者身份的文字,投稿時請填寫並另附作者資料表https://tinyurl.com/y493amfa,請務必填寫論文中英文標題,作者中英文全名,任職單位及聯絡方式。
  4. 投稿文章電子檔為MS WORD格式,文長不超過兩萬字,須附中英文摘要(約四分之一頁至半頁)及中英文關鍵詞(六個以內)。稿件格式與書目格式請參考:https://reurl.cc/L00A0X
  5. 詳細投稿須知請參考本刊網頁:http://www.atcsl.org/blog/atcsl-tjcsl/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
2021年1月20日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期刊2020年第2期(總第21期)徵稿

特刊徵稿主題「對比分析」專刊徵稿

Issues on Contrastive Analysis

特約主編:鍾榮富

總編輯:鄭錦全

~本期繼續歡迎一般領域論文投稿,並新增特定主題徵稿~

說明

對比分析理論從Lado 1957(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以來,歷經各種語言學、心理學、語言習得理論的洗禮與挑戰,始終在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領域內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因潮流或理論內在的更迭而遭受漠視。語言學理論雖然屢有不同的發展,但無論是句法學上的X-標槓理論(X-bar theory)或音韻研究內的優選理論(Optimality theory),其實也可視為「對比分析」的一種方式,只不過優選理論比較的是制約與層次的差別,X-標槓理論比較的是各國語言在核心與論元(arguments)的順序。至於1980年代以來在第二語言習得領域內影響比較大的Speech Learning Model (SLM)或Markedness Difference Hyphosis (MDH),及其後繼的相關模式,某種程度上也未脫離對比分析的範疇。

如今,華語教學已然邁進國際,引起舉世的注目,自然有許多華語文教學相關的研究會借鏡對比分析的方式,探討華語文與第一語言(華語學習者的母語如日語、越南語、英語、韓語、泰語等等)之間的差別或相似現象,這些現象不僅在理論上充實了教學思考的模式,而且在實務教學中產生或可能產生某些影響。基於如此的認知,本刊徵求對比分析相關的華語文教學研究論文,無論探討的語言面向為語音、句法、語詞、語義、介詞、連接詞、或語用面向如道歉、感謝、問安、猶豫、假設等主題,或者在研究或教學的經驗或建議,只要與對比分析有關,都歡迎投稿。

投稿須知:

投稿截止日期:本期特刊論文自即日起至2020年10月31日前投稿,先到先審。

投稿信箱:tjcsl@ntnu.edu.tw 來信請註明「投稿《臺灣華語教學研究》」。

  1. 本刊為雙向匿名審稿的學術期刊,中英文稿件均接受。稿件須未曾投稿至其他刊物或在其他地方出版。
  2. 為配合匿名審稿,論文內文不得出現任何可辨識作者的文字。投稿時,請繳交以下資料:(1)作者資料表(2)著作權同意書(這兩份資料請按此連結下載:https://reurl.cc/O10E6A)、(3)論文全文(內文須包含論文中、英文標題中、英文摘要)。
  3. 投稿文章電子檔應為MS WORD,編碼為Big-5、Unicode 或 GB 須全文一致。
  4. 文長不超過30頁(A4)或兩萬字,須附中英文摘要(約四分之一頁至半頁),中英文關鍵詞不超過六個。

詳細投稿須知及格式請參考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網頁 http://www.atcsl.org/或本刊網頁http://www.atcsl.org/blog/category/publish/tjcsl/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 2020年3月27日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2020年第1期(總第20期)徵稿主題:華語的語音或音韻分析及其在教學上的啟示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期刊2020年第1期徵稿
~本期繼續歡迎一般領域論文投稿,並新增特定主題徵稿~

特刊徵稿主題:華語的語音或音韻分析及其在教學上的啟示
Topics on Chinese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nd Their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特約主編:鍾榮富
編輯:鄭錦全

說明

語音是任何語言學習或習得的最前沿,也是溝通進行中能否順利的第一道關卡。但是,語音教學卻是任何語言教學中較難受到重視的一環,英語語音的教學如此,華語語音的教學也是如此。除了最初的幾節課之外,語音幾乎成為語法教學的附庸。但是任何語言教學研究的期刊,每隔一兩年總會以語音研究或語音教學為專題,集中各家看法與經驗,分享研究趨勢或教學心得,畢竟語音的變異或口音差別固然要兼顧社會文化的背景與學習者的母語影響,然而語音的正確與否,仍然有個理想的重要參酌點。語言教師的責任是協助學習者甩掉外國腔(foreign accents),雖然這是很大的挑戰。

本刊2020年6月出版的特刊將以「華語的語音或音韻分析及其在教學上的啟示」為主題,歡迎國內外華語教學的學者與教師投稿,共同探討語音(含聲調)教學的理論發展、教學經驗、教學上的困難、特殊的解決方式、不同程度學習者的觀察、語音教學的評量方式、不同文化經驗的習得困難、異質學習者的課程設計、教材編撰等等領域提出論述或個人看法。本特刊希冀能以此主題帶動華語教學實踐性的研究,探索各地華語教學者對於語音教學的心得、看法與論述構想。來稿中、英文皆可。

投稿須知:

投稿截止:本期特刊論文自即日起至2020年03月01日前投稿,先到先審。
投稿信箱:tjcsl@ntnu.edu.tw 來信請註明「投稿《臺灣華語教學研究》」。

  1. 本刊為雙向匿名審稿的學術期刊,中英文稿件均接受。稿件須未曾投稿至其他刊物或在其他地方出版。
  2. 為配合匿名審稿,論文內文不得出現任何可辨識作者的文字,作者資料請另附(參見附件檔案),包含:論文中、英文標題,作者全名(中、英文),任職單位及聯絡方式。
  3. 投稿文章電子檔應為MS WORD,編碼為Big-5、Unicode 或 GB 須全文一致。
  4. 文長不超過30頁(A4)或兩萬字,須附中英文摘要(約四分之一頁至半頁),中英文關鍵詞不超過六個。

詳細投稿須知及格式請參考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網頁 http://www.atcsl.org/或本刊網頁http://www.atcsl.org/blog/category/publish/tjcsl/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編輯部
2019年12月10日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2019年第2期(總第19期)徵稿主題:華語教/學的社會文化議題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期刊2019年第2期徵稿
~本期繼續歡迎一般領域論文投稿,並新增特定主題徵稿~

特刊徵稿主題:華語教/學的社會文化議題
The Sociocultural Issu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特約主編:陳振宇
編輯:鄭錦全

說明

不論是母語還是非母語,語言的習得都需要兩種機制的支撐,一種是認知的機械機制,另一種是社會文化的動力機制。在晚近語言習得理論的論述中,有愈來愈多的學者呼籲重視社會文化的面向。在對應的認知理論的論述中,也有愈來愈多社會文化的觀點挑戰傳統機械認知的觀點。二語教學方面的研究一向偏重在認知機械機制的探討,對於社會文化動力機制的研究相對較為不足;這樣的失衡也出現在華語教學的研究上,而且更為嚴重。本刊希望透過特刊主題的方式,引導國內外華語教學的學者與教師重視並投入華語教學社會文化議題的研究。這些議題至少可以包括:

  1. 教師與學生對語言本質的看法,以及這樣的看法對華語教/學效果的影響;
  2. 不同社會文化裡的學習觀與學習經驗,對應的教學觀與教學經驗,以及這種跨文化的差異如何影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3. 華語的多樣性與標準語的問題;
  4. 學習華語和使用華語時,身份的衝突、認同、轉換與調適問題;
  5. 華語和其他語言的社會競爭問題;
  6. 華裔學習者的特殊社會文化背景和語言需求,以及華語教學設計上宜有的因應;
  7. 臺灣新住民及其子女的特殊社會文化背景和華語需求,以及華語教學設計上宜有的因應;
  8. 其他。

本刊2019年12月出版的特刊將以此為主題,歡迎國內外華語教學的學者與教師投稿。來稿中、英文皆可。

投稿須知:

投稿截止:本期特刊論文自即日起至2019年10月31日前投稿,先到先審。
投稿信箱:tjcsl@ntnu.edu.tw 來信請註明「投稿《臺灣華語教學研究》」。

  1. 本刊為雙向匿名審稿的學術期刊,中英文稿件均接受。稿件須未曾投稿至其他刊物或在其他地方出版。
  2. 為配合匿名審稿,論文內文不得出現任何可辨識作者的文字,作者資料請另附(參見附件檔案),包含:論文中、英文標題,作者全名(中、英文),任職單位及聯絡方式。
  3. 投稿文章電子檔應為MS WORD,編碼為Big-5、Unicode 或 GB 須全文一致。
  4. 文長不超過30頁(A4)或兩萬字,須附中英文摘要(約四分之一頁至半頁),中英文關鍵詞不超過六個。

詳細投稿須知及格式請參考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網頁 http://www.atcsl.org/或本刊網頁http://www.atcsl.org/blog/category/publish/tjcsl/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編輯部
2019年6月20日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2019年第1期(總第18期)徵稿主題:內容語言整合學習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期刊2019年第1期徵稿

特刊徵稿主題:內容語言整合學習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特約主編:陳振宇

總編輯:鄭錦全

~本期繼續歡迎一般領域論文投稿,並新增特定主題徵稿~

說明

近幾年來在人類認知與語言發展與學習的研究中,心理學的社會文化理論逐漸抬頭。同時,以英語主導的二語教學也從早期著重語言形式的統一形態逐漸轉變成當代重視語言內容的多元樣態,其中「內容導向教學」(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暫譯為「師必愛」)以及異名同類的「內容語言整合學習」(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暫譯為「課立優」)最能反映這樣的發展趨勢,相關的課程與研究相當活躍而且豐富。

最近,內容導向或內容語言整合學習的英語教學在香港、臺灣開始受到重視,但是這方面的華語教學卻仍少有學者探究,這種情形在兩岸三地、乃至海外地區也是如此。臺灣僅見於2009年臺灣師範大學的一篇碩士論文,以及近幾年臺灣師範大學與美國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院、北科羅拉多大學及澳洲墨爾本大學合作嘗試推廣的教學設計與師培課程。

本刊2019年6月出版的特刊將以內容導向教學或內容語言整合學習為主題,歡迎國內外華語教學的學者與教師投稿,共同探討此教學理念的理論基礎與教學實踐,特別是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語言程度、不同專業背景、不同教育階段、不同文化經驗、異質班級等等因素所做的課程設計、教學設計、教材編寫、學習評量等,在教學實踐上可能的實施模式、創新做法、可能遭遇的困難、以及因應與解決的方式提出論述。本特刊希冀能以此主題帶動華語教學實踐性的研究,探索具生態元素與社會意義的創新教學模式。來稿中、英文皆可。

投稿須知:

投稿截止:本期特刊論文自即日起至2019年2月28日前投稿,先到先審。

投稿信箱:tjcsl@ntnu.edu.tw 來信請註明「投稿《臺灣華語教學研究》」。

  1. 本刊為雙向匿名審稿的學術期刊,中英文稿件均接受。稿件須未曾投稿至其他刊物或在其他地方出版。
  2. 為配合匿名審稿,論文內文不得出現任何可辨識作者的文字,作者資料請另附(請參附件檔案),包含:論文中、英文標題,作者全名(中、英文),任職單位及聯絡方式。
  3. 投稿文章電子檔應為MS WORD,編碼為Big-5、Unicode 或 GB 須全文一致。
  4. 文長不超過30頁(A4)或兩萬字,須附中英文摘要(約四分之一頁至半頁),中英文關鍵詞不超過六個。

詳細投稿須知及格式請參考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網頁 http://www.atcsl.org/或本刊網頁http://www.atcsl.org/blog/category/publish/tjcsl/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編輯部

2018年12月03日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2019年第一期特刊徵稿

《華語學刊》常年徵稿

 

《華語學刊》常年徵稿

本刊為「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會刊,原名《台灣華語文教學》,自 2013 年起更名為《華語學刊》,刊載華語文教學領域之學理性與實務性文章,歡迎海內外華語教學界之專家學者踴躍賜稿。

《華語學刊》常年徵稿,徵稿內容包括:

  1. 華語教學之學理探討,包括漢語語言學、華語教學法、語言習得與認知等。
  2. 華語教學之實務應用,包括華語聽說讀寫技能之教學方法、教材設計等。
  3. 外籍學生在臺灣學習華語之現身說法(中外文不拘)。
  4. 各地在華語文教學之相關事務及發展過程之介紹與討論。
  5. 臺灣華語文教學機構之動態介紹。

投稿須知

  • 來文字數不拘,中英文皆可,請以電腦打字。格式:MS Word 或純文字檔案,正體中文,細明體,12 號字;英文字型為 Times New Roman。
  • 若為學術性論文,文稿格式請參照最新版 APA 格式撰寫,並附中英文標題、作者中英文姓名、職稱、單位、中英文摘要(五百字內)及關鍵詞。
  • 每篇來稿均經至少兩位學者專家評審,審查通過後始予刊登,來稿無論採用與否, 審查後即行通知。
  • 請勿一稿兩投,任何侵害他人著作權益或有剽竊情形之作品請勿投送,否則一切文責自負。
  • 來稿請寄 paper-c2@ntnu.edu.tw,信件主旨註明「《華語學刊》稿件」,並附上作者姓名及聯絡方式。

《華語學刊》投稿人基本資料表

《華語學刊》著作授權同意書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2018年第2期(總第17期)徵稿主題:語料庫與華語教學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2018年第2期(總第17期)徵稿主題:語料庫與華語教學

特刊徵稿主題:語料庫與華語教學
(Corpora and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特約主編:陶紅印
總編輯: 鄭錦全

說明: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達,數字化的語料庫作為新興的研究工具已經為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的各個領域帶來新的視點和資源。縱觀目前學界研究現狀,華語語料庫的建置已經初有成效,各類大小規模的語料庫不斷出現,研究成果也在不斷創新。然而在華語教學界,有系統地討論語料庫在語言教學方面的應用,尤其是課堂中應用的案例尚不多見。有鑑於此,本刊特別設立專刊,報導語料庫在華語教學研究和實踐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徵稿範圍:
1. 適用於華語教學的語料庫的構建策略與成果
2. 基於語料庫的教學策略
3. 基於語料庫語體比較與教學應用
4. 學習者語料庫的建立與開發
5. 語料庫與各類語言能力的教學:語音、詞彙、語法、語義、篇章和語用等
6. 基於語料庫的教材、工具書的開發利用
7. 多媒體語料庫的開發
8. 其他相關議題

投稿須知:
投稿截止:本期特刊論文自即日起至2018年8月31日前投稿,先到先審。
投稿信箱:tjcsl@ntnu.edu.tw ,來信請註明「投稿《臺灣華語教學研究》」。
1. 本刊為雙向匿名審稿之學術期刊,中英文稿件均接受。稿件須未曾投稿至其他刊物或在其他地方出版。
2. 為配合匿名審稿,論文內文不得出現任何可辨識作者的文字,並依照本刊的格式規定編輯文稿(連結:https://tinyurl.com/yd8sqqwu)。
3. 投稿前請填寫作者資料表及著作權同意書(連結:https://tinyurl.com/ybenzknm),這兩份資料於投稿時一起繳交。
4. 投稿文章電子檔應為MS WORD,編碼為Big-5、Unicode 或 GB 須全文一致。
5. 文長不超過30頁(A4)或兩萬字。須附中英文摘要(約四分之一頁至半頁),中英文關鍵詞不超過六個。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投稿人基本資料表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著作授權同意書

《華語學刊》總第二十三期(2017.12)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華語教學之學理研究

  • 只依靠輸入可以學習華語新詞嗎? 黃玉樹

摘要:學習第二語言的時候,輸入(input)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Krashen(1982)所提出的輸入假設(Input Hypothesis)為語言教學的研究帶來許多議題。本研究探討四個和輸入相關的變項,其中句子限制、接觸次數、理解/不理解句子脈絡、學過/沒學過目標語詞,後兩者是學習者和輸入接觸後所產生的變項。句子限制指的是新詞所鑲嵌的句子脈絡。由於新詞所在的句子脈絡中承載了不一樣的資訊量,因此對於新詞詞義的可能性產生或大或小的限制。高句子限制指的是句子使詞義的可能性被限縮到較小的範圍,例如:「他握著刀的『柄』,快速地切菜。」;而低句子限制對於新詞的詞義相對開放,例如:「那鍋子的『柄』很可愛,讓人看就買。」頻率指的是學習者在不同的句子中接觸新詞的次數。研究發現有三:一、句子限制有條件地影響新詞學習;二、頻率不影響新詞學習、三、學習者對於句子的理解影響新詞學習。單從輸入的質(句子脈絡)和量(頻率)來看,新詞的學習可能忽略了學習者和輸入之間的互動。句子脈絡只能在某些條件下影響新詞的學習,當學習者能夠理解句子脈絡才能夠學會新詞。

華語教學之實務應用

  • 影響華語文教師價值觀轉變之國際趨勢 李和舫

摘要:本國華語文教學研究,於本體論、方法論、認識論與工具論四面向已取得不少成果。華語師資養成與教師發展議題,多集中於課程規劃與教學能力等領域。鑒於理解教育變革在教師職涯與教學實踐中扮演之關鍵角色,本文特別以教育學視角,探索華語教學實踐在大環境變遷下作出回應的方式,及其如何成為現代教育趨勢。筆者運用發展心理學的生態系統理論為研究架構,從教師專業訓練、學習者角度及高等院校三面向,透過理論結合實務舉證進行討論,總結正影響華語文教育價值觀的三個國際趨勢:教學法時代更迭、轉化中的學習型態,以及與日俱增的高等教育合作。本文最後提出趨勢轉變對教學實踐分別造成的衝擊與教育啓示,主張包括重新思索教學、調整教師角色,以及審視個人教學傳統,以作為華語文教師專業發展領域之參考。

專欄:臺灣華語教學發展的歷史回顧

  • 華語時光機 : 談1980年代的華語教學──高賢玲老師專訪 許瑞容、蘇韵文
  • 走過一甲子—─葉德明老師專訪 李瑄、王曉鈴、段氏香

華育獎專欄

  • 討論耗時近兩年,首次「華育獎」頒發及其緣起 歐喜強
  • 35年磨一劍──與後輩談談華語教學 林伶俐

知困──擁抱世界的這段華語教學歲月 鄧翠雲

華語教學實務分享

  • 淺談在日中文補習班教學技巧 王上玟
  • 拓殖大學築夢記 溫亭羽

教學實習觀想

  •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實習成果心得分享 吳彥儒
  •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實習成果心得分享 張合廷
  •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實習成果心得分享 黃思瑜

外籍生分享

  • 大自然的啟示 小橋淳子
  • 廣達國際文化大使活動學習旅程─我在台東遇見春天 何忠厚

活動報導

  • 第三次華語沙龍活動報導 張金蘭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總第十五期(2017.12)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1. 「國際漢語」概念的提出和發展  洪歷建、徐慧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by Lijian Hong, Hui Xu
  • 摘要
    本文描述全球語境下「國際漢語」這一新概念的起源與發展,討論「國際漢語」與其他漢語國際教育概念的異同,以及有關此概念的政策與理論依據。本研究根據聯合國關於少數民族語言權利的觀點,並借鑒有關澳大利亞「國家語言政策」的理論與實踐,以及「國際英語」的相關研究,將國際語言學界的相關理論引入漢語的國際教育研究領域,並以新的、全球化的思維替代傳統的對外漢語教育觀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發展作為「國際性語言」的漢語。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oncep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t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this concept and other concepts that concern the glob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discussion involves the policies and theories that support the new concept, which include UN’s posi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linguistic rights of the minority peoples, Australia’s National Policy on Languages and researches in the concept of Global English. The paper attempts to introduce theories and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linguistic studies into the research and glob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It aims to replace our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 Chinese for foreigners with a new concept of global perspective so that we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develop Chinese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1. 臺美兩地華語教師之任務型教學認知理解與推動現況研究  曾妙芬、鍾鎮城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Percep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Taiwan and the US by Miao-fen Tseng, Chen-Cheng Chun
  • 摘要
    任務型教學雖為目前華語教學的主流方法之一,但在應用上各教學現場常存有差異。本研究探討臺灣及美國兩地華語教師對任務型教學的認知理解,以及在操作執行任務活動時的觀點與信心程度。受試者包含兩地大學的華語教師共292位,採線上問卷方式蒐集資料,並以費雪精確檢定(Fisher’s Exact Test)為檢測工具。結果顯示,兩地大學華語教師對任務型教學皆有適當的認知理解,但程度上有所不同,在執行任務活動的觀點上也有顯著差異。另外,兩地教師在執行任務型教學活動的自我信心程度上均呈現高度信心表現,但在不同任務項目有顯著差別。本文最後回應Thomas(2015)弱式版本(weak version)之任務型教學論點,以突顯臺美兩地任務型教學因地制宜之操作彈性。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 is a mainstream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foreign language (TCSL/TCFL). However, there is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classroom applica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perceptions, perspectives, and confidence levels of TCSL/TCFL teachers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o implement TBLT in their classrooms. An online survey was administered to 292 TCSL/TCFL teachers at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and Fisher’s Exact Test was used 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survey responses. Results showed that TCSL/TCFL teachers in both groups demonstrated appropriate understanding of TBLT; however, the group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degrees of understanding and perspectives on implementation. Furthermore, although both Taiwanese and U.S. teachers were confident in task implementation, their confidence levels differed in various aspects. Responding to the argument and approach of Thomas (2015), the study verifi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weak TBLT version and flexibility of its implementation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1. Mnemonics in the Chinese L2 Lexicon by Jerry Packard
    學習華語為二語的詞語記憶術  Jerry Packard
  • 摘要
    This paper proposes three mnemon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that exploit working memory to make Chinese L2 vocabulary easier to store and retrieve. These strategies follow from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ing that the component of working memory known as Focus of Attention (FA) is as robust in second-language learners as it is in native speakers. The first strategy involves utilizing the natural collocation inherent in Chinese word and phrase content. The second strategy takes advantage of the redundant listing of tones in the Chinese lexicon. The third strategy exploits the well-known homophony inherent in Chinese lexical items. Taken together, these three mnemonic devices may be considered information ‘handles’ that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especially equipped to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can be used by L2 learners of Chinese to improve their lexical storage and retrieval capability.

本文提出三種利用工作記憶進行的記憶術教學與學習策略,以便使華語詞語對二語學習者更容易儲存與提取。此策略源自近年的實驗,結果顯示工作記憶中的注意力焦點在二語學習者腦中運作的穩健性與母語者相同。第一種策略運用華語詞語與詞組內容中固有的自然搭配;第二種策略利用額外加上的華語詞語聲調標示;第三種策略使用華語詞語中的固有同音詞。綜合而言,這三種記憶機制可視為華語特有的訊息「處理裝置」,華語的二語學習者能加以運用並藉此改善他們的詞語儲存與提取能力。

  1. 華語作為第二語言泰籍學習者聲調之感知研究  陳春美
    Tone Perception of Thai-Speaking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of Mandarin Chinese by Chun-Mei Chen
  • 摘要
    本論文探討華語作為第二語言泰籍學習者對於華語聲調感知的習得歷程,根據華語學習者聲調聽辨感知的追蹤研究,進行華語作為第二語言聲調感知習得的分析。本論文研究對象包含臺灣及泰國地區的泰籍華語學習者共計30名,接受本研究的聲調測試與追蹤。研究結果顯示,在學習時數相同的條件下,臺灣地區的泰籍華語學習者在華語第一聲(高平調)、第三聲(降升調或低調)、第四聲(降調)方面的感知準確率高於第二聲(升調),整體聲調聽辨感知準確率優於泰國地區的華語學習者,證實華語學習者留學目標語地區的經驗會強化泰籍華語學習者的華語聲調感知習得。本研究感知實驗結果支持「語音學習模式」(Flege 1995),並提出以華語課室溝通式情境互動聲調練習,改善泰籍學習者對華語聲調第二聲感知的偏誤。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tone perception of Thai-speaking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of Mandarin Chinese. Thirty Thai-speaking learners of Mandarin Chinese from two groups (Study-Abroad Group and At-Home Group) participated in the longitudinal study in Taiwan and Thailand. Using a pre-test-post-test design, it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study abroad on the accuracy rate of Mandarin tonal perception of Thai-speaking learners of Mandarin Chine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Thai learners of Mandarin Chinese in the Study-Abroad Group perceived Mandarin level tone (Tone 1), low falling-rising tone (Tone 3) and falling tone (Tone 4) more accurately. Study-Abroad Group outperformed At-Home Group on the tonal perception tests. On the other hand, error tokens of Tone 2 from perception tests were reduced in the Study-Abroad Group, after 24 hours of studying Mandarin in Taiwan. Findings from the perception tests support the Speech Learning Model (Flege 1995).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communicative tonal drills and explicit phonetic instruction in Mandarin classroom interactions have effects on the tonal perception accuracy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of Mandarin Chinese.

  1. 義素為本的詞語教學—以關鍵義素組構詞語網絡  歐德芬
    Sememe-based Teaching of Word Meanings—Word Network Constructed with Key Sememes by Te-Fen Ou

摘要
提高華語詞彙素養以及提升詞語使用等級,是中級以上華語學習者提高語言能力的關鍵,因此本文基於聯結理論提出透過義素與詞語之鏈結,以關鍵義素組構詞語網絡進行華語詞語學習。本研究以組詞率高的義素「開」為主體,透過資料庫得出義素「開」的詞語,再由詞頻次數及語料庫例句確認一組具有華語優先學習價值「開」的複合詞,復以認知語言學的語法連綿性導入語義連綿性,分析出「開」具有代表性的特徵屬性,並勾勒4個「開」的意象圖式(image),再據以分析「開」於複合詞中的不同義素。分析結果得出「開」具有6個不同義素,再以之為關鍵義素使「開」的43筆複合詞得以歸併為六組詞語網絡,最後提出詞語網絡教學原則,以供華語教師及教材編撰者參考。

One of the main ways of enhancing the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Chinese learners above the intermediate level is to assist them in improving their Chinese vocabulary literacy and usage level. Thus, based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ememes and words advanced in the Connectionism theory, this study proposes that word teaching can be conducted by using a word network constructed with key sememes. This study retrieves words with the high-frequency sememe, kai, from the corpus, and examines word frequency and sentence use in order to determine a set of kai-compounds that are worth learning in an earlier stage. This study then integrates the syntax-lexicon continuum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with the semantic continuum, indicates the attributes of kai, presents its 4 images, and then analyzes the sememes of compounds with kai. The results show that kai has 6 sememes, which can be used to categorize 43 kai-compounds into 6 word networks. Finally, a teaching guide on the 6 word networks is provided as a reference for Chinese teachers and textbook compilers.